English

为素质教育服务

———访《中学生》杂志主编孙惟亮
2000-11-02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朱振国 我有话说

近几年来,出版与阅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,一方面,出版业的竞争繁荣了阅读市场,另一方面,出版业也暴露了目标模糊化和竞争无序化的问题。就中学生读物而言,也存在着许多类似问题。特别是一些刊物为了追求经济利益,出现了不健康内容。如何使中学生读物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,记者采访了《中学生》杂志主编孙惟亮。

孙惟亮在谈到中学生读物的现状时认为,目前中学生读物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,一是课外读物太多、太乱,这就从客观上加重了中学生的阅读负担;二是一些刊物有从俗化倾向,中学生喜欢什么就出什么,对于中学生这个群体而言,这样的东西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,因为他们在这个年龄还不成熟,许多方面还需要我们去引导;三是很多刊物的内容越来越趋向于成人化,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同样没有好处,因为人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,中学生就是要看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内容。

谈到《中学生》杂志时,孙惟亮说,多年来,他们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原则,就是永远贴近中学生读者群,丰富他们的知识,提高他们的能力,健全他们的人格,也就是说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服务。他认为,学生读物不能单纯考虑经济利益,更重要的还要考虑它的社会效益。当然我们也要不断去适应市场,不断地推出新产品,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。但这只是形式和内容上的改变,而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不会变的。

孙惟亮说,针对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,《中学生》杂志突出了作文的内容,因为作文是语文的基础,中学生也特别需要这方面的指导,而当前出版界作文参考书籍太多太杂,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。《中学生》也有一些为考试服务的内容,这也是出于素质教育的考虑,因为应考能力并不等同于应试教育,前者可以说是一种素质,考察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表达思想的能力,后者则是一种教育目标。因此不能片面地去理解素质教育。他希望出版界能够多出一些对中学生的成长真正有帮助,同时又吸引他们的刊物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